低/零成本发行Token的危害
- 断尾、重新开始的成本低廉:容易割韭菜后潜逃;容易换个外壳,换个概念重新吹。
- 玩不好,觉得没意思之后,容易束之高阁。
- 出现大量的空气币、山寨币、CX币:这些对于整个生态都是一种损伤。
- 大量无价值Token的发行,加速了状态爆炸问题。
状态爆炸
(图片来源:eth 1.x 与无状态节点介绍)
状态爆炸会导致运行全节点的成本增加,进而劝退小节点,专业的服务商崛起。比如Infura。
类似每年都会爆出几次AWS/Azure/GCP的宕机新闻,专业节点运营商的集中,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宕机问题:比如2020年的 Infura API 宕机,影响了多个交易所的服务。
钱包和游戏如何筛选新用户?
- 小额门槛。注册Near的钱包账户时,需要往一个一次性、临时地址中打入至少1个NEAR,激活费用很少,剩余金额会放入你的账户中。
- 中额门槛:sandbox中购买土地;NFT类游戏中购买初始的道具;等等。
- 高额门槛。比如路印钱包的创建与激活 ( ̄▽ ̄)"。
如何有成本地发行Token?
- Matataki 的方案是免费发行,限制流通。可以免费发行任意数量的Token,但是在发行者赠予/打赏给别的用户之前,其他用户无法拥有这个Token;可以从总量中取出一部分Token外加一定数额的法币作为流动金,此时其他用户可以对这些流动金进行交易,Token正式开始流通了。
- 在 Nervos CKB 上存储数据(合约、代币或其它数据)是需要 CKB 的,当生态发展起来时,CKB 的需求会增多:在 CKB 网络上的项目,它们发行 UDT(自定义代币,相当于以太坊上的ERC20)时,会将 Token 分发给其用户,而用户想要接收这个 Token ,其账户余额必须要大于 142 CKB,用于存储这个 Token(参考)。一个Token占用142个CKB,10个类型的Token就会占用1420个CKB。所以用户在面对这些可能莫名其妙的空投时,会思考某个代币有没有价值,值不值得占用142个CKB。
- 个人通证 的发行,通常是和个人品牌挂钩的,”抵押“了个人影响力、未来的创作输出的收益或权限等等。除非事先说明是在试水,否则一旦弃用、束之高阁,会对信誉产生负面影响。可以进一步阅读探索社交代币革命。